董必武法学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会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习近平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时间:2015-01-12 00:00:00 来源:admin 责任编辑:

       来源:研究部   责任编辑:elite

  用法治文化夯实法治中国建设根基

  ——陈冀平书记在法制文学研究会2014年学术年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我很高兴参加中国法学会法制文学研究会举办的“法治文化与法治中国”2014年学术年会。首先,我代表中国法学会党组,代表王乐泉会长,向本次学术年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与会同志和全国法治文化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

  刚才,岳宣义同志作了《肩负起建设中国法治文化的崇高使命》的主旨报告。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作了深入研究和系统阐述,对法治文化工作者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如何肩负起文化使命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下一步研究会的工作有引领作用。这是一个求真务实、积极奋进的报告。

  这次年会,是中国法学会法制文学研究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年会,也是中国法学会法制文学研究会一年一度定期面对面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它密切关注我国法治文化研究的发展趋势,积极开拓新的法治文化研究领域,创新法治文化研究方法,分析回答现实生活和法治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法治文化理论问题,努力打造符合我国实际的法治文化话语体系,以期促使研究成果转化成推动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

  围绕本届学术年会主题,专家学者们提交了近30篇学术论术,涉及到立法、司法、执法、守法各个方面,是法治文化界对法治中国建设中的文化问题进行研究的新成果。法制文学研究会对本次年会进行了精心的筹备,精心的组织,有12位专家学者和实务部门的同志发了言,开出了一个有质量的会议。这个年会为法制文学研究会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是一个富有成效的年会,一个非常成功的年会。

  今年以来,中国法学会法制文学研究会在会长岳宣义同志的率领下,积极开拓创新,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贯彻中国法学会批示精神,开展了中国法治文化研究会筹备的前期工作。将“法制文学”改为“法治文化”,虽然只改了两个字,但含义、覆盖面要比原来宽泛得多。涉及的内容不光是文学问题了。要把法治文化研究会的活动开展好,需要认认真真地进行设计,你们已经做了很好的前期筹备工作。还有,“中国法学会法制文学研究会网”获得中国法学会直属研究会“十佳”优秀网站称号。学术成果《中华法治史话》荣获第十二届全国公安系统“金盾文化工程”金盾图书奖,其学术研讨会经新华网、法制日报等媒体报道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扩大了法制文学研究会在法学领域及全社会的影响力。学术成果《法治文学与法治中国》于2014年7月由群众出版社出版后,广受好评。刚出版的普法书画作品集《丹青翰墨法治情》汇集了这几年的书画展示成果,这是用书画艺术传播法治文化的一次有益尝试。学术课题《中国法治文化概论》,作为即将诞生的中国法治文化研究会献礼作品的理论和学术奠基作,已经召开了两次专家学者会议,写作大纲已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支撑平台体系项目”,目前已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信仰读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维读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方式读本》等研究课题,其研究成果必将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话语体系的坚实基础。《中国法治文化》读本,经过近四个月筹备即将面世,将成为进行法治文化学术交流,能为推动法治中国进程建言献策的重要读物。“中国法治文化网”正在全面改版,重新设置栏目,将成为法治文化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首届年度中国法治文学作品精选”活动,目前正在征集中,以后将每年开展一次,通过一年一度的评选、编辑出版,推出代表本年度法治文学创作的最高水准的作品,必将进一步推动法治文学的创作与研究的发展繁荣。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中国法学会党组批复同意以中国法学会法制文学研究会为基础,组建中国法治文化研究会,就是落实四中全会的一个重要举措,目的就是要把研究会建设成为以法治文化服务法治中国建设的智囊团和思想库。它既回应了全国法治文化工作者的期待,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现实需要。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以追求法治、民主、自由、平等、公正为目标,在我们党治国理政和与此相适应的法治理念、法治思维的治国模式确立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引领作用的社会文化形态和生活方式。它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法治中国前行的精神火炬。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法治文化的相关领域的研究还比较薄弱。

  首先,什么叫法治文化?文化是大概念,法治文化是文化中的一部分。作为以法治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研究机构,我们的法治理论研究含量要更高一些。因为研究会的目的是通过研究理论来指导实践,用理论来推进整个法治文化建设。同时,法治文化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比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有这么多的重要举措,它涉及到许多的文化形态,不光是文学,还有戏曲、影视、书法、美术等,涵盖面很宽,包括法治书刊、网站的传播。所以,我们做这项工作的时候,首先要把“法治”两个字的特征搞清楚,抓住重点,在“法治文化”四个字,特别是“法治”两个字上做文章。要根据这个特点来开展我们的工作。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四中全会中提出190项重大举措,有一条红线,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五项原则,其中首要的是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这五项原则是我们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法学法律界包括我们各级党政干部,要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把思想统一到这五项原则上来。这是一条红线。四中全会有一条主线,是两个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法治国家的六大任务,提出了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思路是非常清楚的。所以,我们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落在这个上面,要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些重大的关系、重大的问题,通过我们的法治文化把它弘扬、宣传出来。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在法治理论的阐述、法治文艺的表现、宣传工具的运用等方面多角度地宣传。同时,还要注意,我们现在搞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这就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法治理念、法治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旗帜鲜明地坚持四中全会的五项原则,要对现在很模糊的看法、错误的提法加以澄清。要通过宣传,把思想认识统一起来,统一到四中全会的精神上来。一个决议要大力推进,首先思想要高度一致。这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像我们十三亿人口这样的国家,要做成一件事情,思想统一了,我们推进起来速度就会很快。

  第二,我们的法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含义是什么?今天岳宣义同志谈了我国传统法治文化,这是必须要研究的。过去我们习惯于人治,不习惯于法治,但不是我们没有法律,中华法系也是五大法系之一,比如儒家、法家,现在我们讲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统一,所以要把传统的东西弄清楚,因为传统的东西对国人影响比较大。那么,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法治建设过程里有哪些经验和存在什么问题,更要进行研究。我认为,法治文化理论研究,重点应该放在这一块。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过程里,到底应该推行什么,改进什么,坚持什么,同时要反对什么,我们要研究得非常清楚。我们要很好地把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做法认认真真地进行总结。经验就是经验,问题就是问题。现在搞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同志讲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问题导向,就是要用问题来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不要认为我们所做的事情都是那么正确,我们有许多问题存在。只有把问题研究透了,我们才能有正确的解决办法,才能够向前发展。我们现在正在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里面肯定还会出现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我们的法治文化研究,要比较敏锐地抓住这些问题,要超前,要有导向性研究,起到引领作用。

  第三,要用法治文化增强全体人民的法治信仰。法治社会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基础。现在我们国家存在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从领导干部到广大人民群众,法治观念、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还不是非常习惯。群众的法治观念不是很强,领导做的事情往往也缺乏法治思维。现在为什么矛盾纠纷比较多,究其原因就是在公平、公正里出了问题。公平、公正之所以出问题,是我们在依法行政里可能出了问题。法治文化研究,就要抓住这些问题。把这些问题解决了,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公平、公正,他自然而然就对法治、法律有敬仰之心。只有形成一种法治信仰,你所做的工作,才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真正拥戴。所以,我们要将法治观念、法治思维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就必须树立法治信仰;而要树立法治信仰,就得把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做好。我觉得,法治文化作为研究会来讲,在这方面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

  中国法学会对广大法治文化工作者寄予厚望。希望法制文学研究会以组建中国法治文化研究会为契机,以这次学术年会为新的起点,团结和带领广大法治文化工作者,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作出更大的贡献,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夯实法治中国建设根基,引领中国法治前行!(根据年会录音整理)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董必武法学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会 编辑:周明钱 备案号: 京ICP备10012170号-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皂君庙东路4号院,邮箱:100081,电话:010-66110681 电子信箱:dongbiwu@chinalaw.org.cn